陈春声教授到广西民族大学讲学

发布日期:2009-12-16

  12月15日上午,陈春声教授在广西民族大学科技楼报告厅为民社学院全体师生作了题为《历史人类学与中国传统地域社会研究》的学术报告。广西民族大学校长何龙群、副校长吴尽昭及民社学院有关领导听取了报告。报告会由吴尽昭副校长主持。

    陈春声教授以华南的田野调查经验为基础,阐述了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相互间的交融关系,见解独到。关于历史学的人类学化与人类学的历史学化,陈春声教授认为历史学与人类学研究重点的不同在于研究区域的大小。人类学基础性研究比历史学区域性研究更易掌握,历史学对人类学有很强的影响力,但不能完全解释人类学的诸多问题。他引用了雅克·勒高夫、埃文斯·普里查德等学者的观点,说明如果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这三门最接近的社会科学合并成一个新学科,研究方向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历史,一切人的历史。新学科的出现是史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整合的结果,作为历史范畴的学科,关键在于对史料的深度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应多亲身实践,注意人的生活习性,探究其中蕴含的现实意义。为此,他例举了傅衣凌的“乡族”、“乡绅”理论和梁方仲的“一条鞭法与赋役制度的研究”来阐释我国历史人类学与传统地域社会研究的学术源流。

    陈春声教授认为,在从事研究工作时要有地域认同感,并重视一个地方或区域的宗族、祠堂、族谱和族产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同时,就如何重新建构中国传统地方区域社会史,什么是作为社会史分析工具的“区域”等问题,作了简要的阐释。

    讲座最后,陈春声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并耐心详尽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

    广西民族大学民社学院08社会工作班的蒙冠说,此次讲座让他认识到了社会学在历史人类学学科中的起到的作用,他将继续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