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 | 第十一届社会理论工作坊专题二十四:经典重读、田野境遇与理论生成
发布日期:2022-12-14
24
经典重读、田野境遇与理论生成
会议主办 | 《社会》编辑部、CJS编辑部 |
会议时间 | 2022年12月11日9:00—18:00 |
会议规则 | 每个发言为15分钟,评议20分钟,开放讨论15分钟 |
召集人 | 段颖、彭馨妍 |
特邀评议人信息(按姓氏拼音排序):
范 可 | 南京大学教授 |
张小军 | 清华大学教授 |
其他与会人员信息(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 晋 | 同济大学副教授 |
段 颖 | 中山大学教授 |
卢成仁 | 厦门大学教授 |
彭馨妍 | 中山大学助理教授 |
许 晶 | 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 |
尹 韬 | 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教授 |
张文义 | 中山大学副教授 |
论坛议程
第一单元
田野经验与理论反思
主持人:张文义
评议人:范可、尹韬
9:00—9:50
重新发现“儿童”:对武雅士&卢蕙馨经典田野资料再阐释
发言人:许 晶
9:50—10:40
超越边界:巴特的田野际遇与人类学知识生产
发言人:段 颖
10:40—11:30
亲属研究何以继续存在?重读大卫·施耐德的亲属理论与批判
发言人:彭馨妍
第二单元
中国经验与理论自觉
主持人:彭馨妍
评议人:张小军、陈晋
14:00—14:50
从《农政全书》到《江村经济》——思想史传统与民族志研究
发言人:卢成仁
14:50—15:40
“赞米亚”模式的限度:从王同惠和费孝通的瑶山研究出发
发言人:尹 韬
第三单元
实验精神与心灵之知
主持人:段 颖
评议人:张小军、卢成仁
15:50—16:40
吕西安·塞巴格与梦的人类学
发言人:陈 晋
16:40—17:30
贝特森的跨学科视野与当代人类学的民族志迷思
发言人:张文义
圆桌会议
17:30—18:00
注:本专题不公开直播,有意旁听者,可联系召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