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山大学世界环境史青年学者工作坊议程

● 主办方: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
● 承办方:
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培育基地·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
● 地点:
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佛山·西樵山)
过去二十年,环境史在国内外学界都已茁壮成长,新议题不断涌现,学术共同体不断壮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的跨学科挑战,青年学者们的旨趣与活力,将是潜力无穷的智识财富。为此,在学界前辈及各方机构的鼓励支持下,我们尝试召开这次小型的高校青年教师聚会,以文会友,开拓视野、启迪思考、凝练问题,实现教学相长,推动学科发展。


召集人(按姓氏拼音首字母序):
费 晟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侯 深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贾 珺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副教授
乔 瑜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副教授
发言嘉宾(按姓氏拼音首字母序):
安东强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系副主任
曹 鸿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副教授
程方毅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副教授、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何 韵 中山大学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 副研究馆员
黄耘子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博士后
柯伟明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系党委书记
李奇儒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博士生
李星皓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博士生
刘宏焘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 讲师
史宏飞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 副教授
王跻崭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历史学系 讲师
王林亚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副教授
吴羚靖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博士后
杨培娜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副教授、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姚念达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助理研究员
会务:
郭缅基、黄晓波、徐露、李昊泷、孙文思
校外嘉宾简介(按姓氏拼音首字母序)
侯深,美国堪萨斯大学美国史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美国Environmental History期刊编委,德国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社会与环境中心卡森学者,担任多个国际环境史组织与期刊学术委员会委员。她的著作包括The City Natural: Garden and Forest Magazine and the Rise of American Environmentalism (2013), 《无墙之城:美国历史上的城市与自然》(2021),并有译著《帝国之河:水、干旱与美国西部的成长》(2018)。她目前正在完成波士顿城市环境史的专著,并着手研究海岸城市的历史。
黄耘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郭家宏教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导师梅雪芹教授,2019到2020年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访学一年。他主要致力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环境政治与政策研究,博士论文题为《应对“寂静的危机”——斯图尔特·尤德尔的环治之道研究》,并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因为红杉——20世纪60年代美国红杉国家公园设立之争》、《以美丽的名义:林登·约翰逊政府“美化美国”的背景、内容及其评价》等。
贾珺,世界史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理事,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环境人文中心荣誉研究员,长期从事环境史,尤其是军事环境史的研究。著有《慎思与深耕:外国军事环境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学术研究》《军事历史研究》和《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省部级项目若干。
李奇儒,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美国环境史。目前正在研究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体制的历史。
刘宏焘,男,历史学博士。先后就读于云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并曾在菲律宾马尼拉雅典耀大学和英国赫尔大学布莱德兹海洋中心访学,现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讲师。研究领域涉及世界环境史、当代中国环境史和海洋史,博士论文探讨“菲律宾渔业危机的形成和社会应对”问题。在《当代中国史研究》、《学术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等核心期刊及论文集等发表论文和书评7篇,并有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乔瑜,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曾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墨尔本大学历史系联合培养一年。教学与科研侧重于环境史、亚太区域史。有数篇发表于中文核心(权威)期刊。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澳大利亚殖民地时期的农业发展与环境变迁(1788-1901)”。
王跻崭,女,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世界史博士学位。现为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历史系讲师。荷兰皇家东南亚与加勒比研究所(KITLV)访问学者,美国夏威夷大学亚太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目前正在从事殖民科技史和环境史研究。
王林亚,1992年生,籍贯河南睢县,202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国帝国史、环境史、美国与东南亚关系史的研究,同时关注疾病史、医疗卫生史领域。目前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生态殖民主义视角下美国全球霸权追逐与东南亚环境变迁(1898-1975),21CSS001)一项,已在《世界历史》《World History Studies》《史学月刊》《全球史评论》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吴羚靖,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期间曾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联合培养,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历史系访学。获评“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和“2022年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学者”。曾在《世界历史》、《学术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姚念达,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202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18-2019),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美国史、冷战史,近期研究课题为冷战时期美国的环境外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