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鸣沙史学嘉年华在广州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3-08-30

2023年8月25-27日,由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鸣沙史学嘉年华”在广州成功举办。本届史学嘉年华活动以“一切人理解一切人:谁塑造和解释了地方历史”为主题,包括两场学术沙龙和田野考察两个部分。学术沙龙邀请了来自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地方政治精英和地方统治、地方人群的日常生活等两个议题展开对话,探讨了如何发现地方、认识地方和书写地方的历史等问题,为广大读者带来了一场知识盛宴。两场沙龙活动分别由中山大学安东强教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陈肖寒编辑主持。

第一场沙龙以“庙堂:地方政治精英统治中的成就与烦恼”为题,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教授邱捷、刘志伟、曹家齐,复旦大学教授鲁西奇,分别从各自的研究经验出发,以秦汉、宋元、明清等多个时期的地方官吏和地方势力之间的关系为例,探讨了中国古代地方政治文化以及地方社会运作等问题。

 

第二场沙龙以“活着:明清沿海人群生活中的热闹与平静”为题,由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黄国信教授、本中心温春来教授,厦门大学张侃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叶锦花教授展开对话。在讨论中,各位老师以广东、福建等地区的灶户为代表,并和贵州等其他地区人群的生活进行比对,阐述了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地区各类人群的日常生活特征,并探索地方人群分类的依据及其自我表达,回顾和反思了历史学家如何定义某个区域、某个地方,以及区域社会研究中发现的、不同于一般认识中历史发展线性规律的特殊之处的独特意义,进而讨论了区域社会史书写的理论和意义。

此次田野考察活动前往珠海探寻沿海人群生活的历史痕迹,走访了淇澳岛、唐家古镇及梅溪牌坊和陈芳故居等地。考察活动由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副教授李晓龙带队并全程讲解,通过走访宋元以来历代古庙、祠堂和碑刻及近代名人故居、特色建筑和历史事件发生处,现场感受历史发生的场景及地方历史是如何被记录和流传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