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历史人类学高级研修班
发布日期:2009-07-26
第七届历史人类学高级研修班
文章来源:Admin 发布时间:2009-07-26
第七届历史人类学高级研修班日程表
报 到:2009年7月28日 入住中山大学培训公寓
é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第一阶段:上课与研讨(2009年7月29日至8月3日,地点:中山大学南校区永芳堂三楼多媒体教室)
日期
|
上午(9:00-12:00)
|
下午(14:00-17:00)
|
晚上(19:00-21:00)
|
7.29
|
第一讲 华南内外:历史人类学的实践
科大卫(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
|
第二讲 1. Reflections on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2. Culture and Markets: Asian Connections through Time and Space
萧凤霞(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学系")
|
圆桌讨论
|
7.30
|
第三讲 阅读族谱:从“世系”中解读历史
刘志伟(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
第四讲 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
程美宝(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
自由讨论
|
7.31
|
第五讲 从社会经济史到历史人类学
温春来(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
第六讲 图经图志与乡土地理
吴滔(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
专题讲座:湘西少数民族文献收集与整理
田仁利(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
|
8.1
|
第七讲 田野中的非文字史料与从多种声音看历史
赵世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第八讲 仪式与社会文化
刘永华(厦门大学历史学系)
|
自由讨论
|
8.2
|
第九讲 族群与社区关系
黄向春(厦门大学"人类学系")
|
第十讲 明清时期华北宗族的组织化
——以山西洪洞晋氏为例
常建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自由讨论
|
8.3
|
第十一讲 历史人类学的田野民族志和方法论
张小军(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
第十二讲 民间文献的收集与解读
郑振满(厦门大学历史学系)
|
自由讨论
|
8.4
|
自 由 活 动
|
前往火车站乘21:35,K302次列车至江西宜春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第二阶段:田野调查实习(2009年8月5日至11日)
日期
|
上午
|
下午
|
晚上
|
8.5
|
从宜春到万载,入住。考察万载县城城隍庙、石桥、文明塔、宗族祠堂等
|
分组研读文献资料
|
圆桌讨论
|
8.6
|
考察潭埠镇老街、万寿宫、池溪傩神庙、桐胜傩神庙、丁氏宗祠、高氏宗祠
|
分组研读文献资料
|
圆桌讨论
|
8.7
|
考察株潭镇老街、祠堂、石塘村傩神庙、龙氏祠堂
|
分组研读文献资料
|
圆桌讨论
|
8.8
|
考察黄茅镇老街、义门村、包公庙、陈真人庙
|
分组研读文献资料
|
圆桌讨论
|
8.9
|
考察高村镇饶氏祠堂、潘氏祠堂、高村桥、山弯村李荣陛故居、真人庙、船埠滩古桥、古码头
|
分组研读文献资料
|
圆桌讨论
|
8.10
|
考察南田村蕃衍堂、王氏祠堂、修路碑、狮岩、白良万寿宫
|
分组研读文献资料
|
圆桌讨论
|
8.11
|
考察参观竹山洞(或宜春慈化镇)
|
研修班结束,离开宜春
|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 é
第三阶段:田野调查及撰写研究报告(8月12日至12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