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华南研究年会议程

发布日期:2007-12-12

2007年华南研究年会议程
2007年15日


 
开幕式   9:00—9:30
主持人: 陈春声(中山大学历史系)
发言人: 黄启臣(中山大学历史系)
李龙潜(暨南大学历史系)
杨宝霖(东莞中学)
 
第一场学术报告   9:30—11:00
主持人: 张侃(厦门大学)
报告人: 梁勇(西南政法大学) 清代移民社会商业纠纷及其调处机制——以重庆为例
吴佩林(四川大学) 清代官代书研究——以《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为中心
温春生(中山大学)“建构”“夷族”:1936年的“夷苗”请愿行动
廖迪生(香港科技大学) 展览风俗:香港民间宗教的当代意义
 
会间休息   11:00—11:15
 
第二场学术报告   11:15—12:45
主持人:张瑞威(香港中文大学)
报告人:刁培俊(厦门大学)宋朝的乡役与乡村“行政区划”
王元林(暨南大学)宋南海神庙与广州港市、南海交通的关系
江田祥(广西师范大学)清乾嘉之际川陕白莲教空间扩散初探
张笑川(复旦大学)从地理方位到行政区:民初上海“闸北区域问题”初探
 
午餐    12:45—13:30
 
第三场学术报告   13:30—15:15
主持人:李庆新(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报告人:郭锦洲(香港中文大学) 拉近地方社会与皇权——徽州棠樾鲍氏的努力
李永菊(厦门大学)明代的乡绅望族与地方社会——以河南归德府为例
周荣(武汉大学)明清湖北堤垸水利与地方社会——以《白莒垸首总印册》为中心
段雪玉(华南师范大学)清代盐政与地方社会——以广州府新宁县海景盐场为中心
高志超(暨南大学)明清以来伶仃洋及沿岸地区的人群与海洋经济
 
会间休息    15:15—15:30
 
第四场学术报告    15:30—17:15
主持人:周正庆(暨南大学)
报告人:魏露苓(华南农业大学)泰姬陵脚下的传统 工艺考察
黄伟英(中山大学)从苏区到“后苏区”——以雩都县档案为中心
黄志繁(南昌大学)客家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以明清赣闽粤边界地区为例
罗艳春(中山大学)乡学·图会·宾兴:清中期万载族群与书院补探
赵艳萍(华南农业大学)民国时期江浙地区的治蝗研究
 
圆桌讨论    17:15—18:00
引言人: 刘志伟、郑振满、廖迪生、张兆和、李庆新、程美宝等
 
每位报告人发言不得超过1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