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 程美宝教授代表作修订再版

稿件来源: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作者: 程美宝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5-7-1
页数: 350
定价: 7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
ISBN: 9787220140785

 

本书简介

本书试图讨论“地域文化”叙述框架如何在晚清到民国年间形成的历史过程。近代中国“地域文化”的表达,着重从历史叙述、种族血统、学术传承、方言写作、地方民俗等方面去发挥,这些范畴的内涵,是在特定历史时空中的政治对话过程中层积而成的。近代“地域文化”话语的建立,也是近代中国国家观念从“天下”转移到“国家”的过程,读书人在国家意识和地方关怀的二重奏中,不断调校音调,加入自己的声音,用地域文化来表达他们心目中的国家观念,在国家认同与地方认同之间建立起辩证统一的关系。

 

作者简介

程美宝,女,汉族,1968年生于香港。1990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获社会科学学士(一级荣誉)学位。1991-1996年间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1996年取得博士学位。1997年6月至今,任教于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2002年10月始,晋升为教授,2003年5月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02年获英国王宽诚奖学金,到英国牛津大学访问研究;2003年获选为富布莱特学人,到美国耶鲁大学访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史。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英语历史文献导读”、“中国社会文化史”、“香港史”、“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等课程。研究工作主要在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清末以来的国家与地域文化认同问题。从18世纪以来广东与外国社会的接触、经学正统的建立、地方文艺性格的塑造、地方历史的撰写、族群观念的兴起、民国以来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崛起等多个角度,探索研究中国地域文化认同的路径。二、数字时代的历史学。分析存在于因特网上的各种历史资源及其呈现方式,如何影响人们的思维、记忆和对自身历史的认知和建构,并探讨使用因特网和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在国内外发表论著多种,其中主要有《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Naming and Identities among the Atayal people in Miaoli county, Taiwan”、《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数字时代的历史事实建构:以电子族谱编撰为例》等;编写《香港史》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多媒体教学课件等;编撰《西方人眼里的中国情调:伊凡·威廉斯捐赠十九世纪广州外销通草纸水彩画》(中华书局2001年)等。参加“历史教学网络服务系统”建设项目,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年被授予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目录

第一章 导论:展览文化

文化的展览

文化与文人

从“天下”到“国家”

从“国家”到“地方”

地方与中央

本书的主题与结构

 

第二章 岭外入中国

界定粤人

教而化之

由方言到种族

由乡及国

小结:文化-种族-国家
 

第三章 书写粤语

从南蛮鴃舌到中原古音

从口述到书写

文人讴歌

粤剧的粤味

俗话传道

渐成规范

我手写我口

小结 方言与国语
 

第四章 追溯岭学

岭学源流

学海堂之内

学海堂之外

学海堂之后

小结 从旧文化到新文化

 

第五章 由民俗到民族

民俗学在中国

民俗学在广东

学术与政治

学人与政要

小结 民族主义与地方文化

 

第六章 旧人新志

《高要县志》的纂修

语言和内容

新旧交替的地方读书人

地方志里的国家文化

地方利益与民族大义

小结 国民与邑人

 

第七章 余论:文化展览背后

文人的位置

“文化”是什么?

“广东文化”何在?

地域文化研究再思

 

征引文献及书目

中文

英文
 

索引

初版后记

附录 城市之声西关音:由省至港及沪

辨识西关音

何处是西关?

成为广州人

珠娘唱粤讴

省港同一体

沪上扩音声

小结:“城市之声”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