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屆歷史人類學研究生研討班議程
第三十三屆歷史人類學研究生研討班
日期:2017年3月18-19日
地點:廣州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永芳堂)三樓講學廳
程序
2017年3月18日(星期六)
一、8:30-10:00
主持兼評論: 蔡群(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報告人: 劉淑娟(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
題目:明清時期滹沱、鎏陽河流域城市水患問題研究
茶歇(10:00-10:20)
二、10:20-11:50
主持兼評論: 林立(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報告人: 李小東(西北大學歷史學院)
題目: 近代北京的平民社會——以相聲為切入點的考察(1900-1950)
午餐(11:50-13:00)
三、13:00-14:30
主持兼評論:黎芷晴(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報告人: 孫月樺(貴州大學歷史與民族文化學院)
題目:互聯網背景下的族群認同與文化構建——以“亻革家人”為中心
四、14:30-16:00
主持兼評論: 王航(西藏民族大學西南民族研究院)
報告人: 韋天亮(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題目:18世紀以降清水江中下游地區改土歸流、木材貿易與社會變遷
茶歇(16:00-16:20)
五、16:20-17:50
主持兼評論: 張子健(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報告人: 王旭(暨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題目:宋代縣下基層區劃研究——以太湖流域的鄉、鎮為中心
2016年3月19日(星期日)
六、8:30-10:00
主持兼評論: 莫德惠(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報告人: 阮寶玉(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題目: 14-18世紀江西、湖廣漕糧兌運研究
茶歇(10:00-10:20)
七、10:20-11:50
主持兼評論: 向偉(北京大學社會學系)
報告人: 張勝蘭 (早稻田大學文學學術院)
題目:貴州高坡苗族傳統社會文化的變遷與族群認同
午餐(11:50-13:00)
八、13:00-14:30
主持兼評論: 何苗(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報告人: 劉超(西南民族大學)
題目:人來茶往:民國時期岷江流域的“背茶包”與區域社會關係的研究
九、14:30-16:00
主持兼評論:周煦陽(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報告人: 艾克拉木·熱娜(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題目: 屬於她們的空間:新疆維吾爾族女性茶會活動調查
茶歇(16:00-16:20)
十、16:20-17:20
圓桌討論
主持人: 劉曉聰(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引言人: 所有報告人
注:每場報告中,報告人報告時間為30分鐘,然後由評論人進行評論,時間为10分鐘,其餘為自由討論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