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俄经济文化交流——以华南地区为中心”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19世纪中俄经济文化交流——以华南地区为中心”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2月2-3日在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举行。中山大学副校长梁庆寅教授出席了此次会议。来自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韩国延世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武汉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广州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50多名师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山大学副校长梁庆寅教授首先在会议上致欢迎词。他说,2006是中国“俄罗斯文化年”,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在今年举办以中俄经济文化交往史为基础的学术研讨会对促进中俄之间的进一步理解和交往有重要意义。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朱卫斌教授追溯了历史学系始于陈寅恪教授的研究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学术传统,肯定了这一研究领域在蔡鸿生教授等一批学者多年的悉心耕耘下取得的丰硕成果。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蔡鸿生教授、北京大学李明滨教授以及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伊帕托娃研究员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随后的会议报告围绕以下论题进行:广阔视野下的中俄经济文化交流、广东与俄罗斯、政治背景下的中俄互动、俄国汉学、东西文化交往及其回响、茶叶与远程贸易。在最后的圆桌讨论上,蔡鸿生教授回忆了成长于1950年代的一批中国学者的“俄罗斯情结”,并特别提出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与会的多位俄国学者对此次“小规模、高规格”的学术讨论会取得的成果表示高度的赞赏。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伊帕托娃研究员和博克沙宁研究员更在会后与历史系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史方向的师生亲切座谈,介绍俄罗斯的汉学研究以及研究生培养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