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辰:住宅与园林:中国人居文化的意义

讲题:住宅与园林:中国人居文化的意义
时间:2010年11月18日(周四)晚上7:30-9:30
地点:第三教学楼213室(南门直入300米,中山楼对面)
主讲人:
赵辰教授,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奖“得主,现任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赵教授畢業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和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建筑系,2001年因主持改造昆明“金兰茶苑”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2005年又因主持修复“浙江庆元后坑木拱廊桥”荣获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一等奖。近年讲学于芬兰赫尔幸基理工大学建筑系、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科技大学、香港大学、台湾东海大学等学校。目前主持宁波慈城古县城保护性开发以及南京老城区改造等项目,并从事中国建筑理论和历史的研究,近著有[立面的误会:建筑,理论,历史]。
建筑形态的基本意义来自于因时因地的人居活动。本講從海德格爾以來的国际人居建筑理论和实践發展的視野來審視中国的人居文化(Chinese Habitat Culture),指出西方的建筑分类法在中国建筑中并不适用,因為不同于西方,中国建筑的所有形态都与住宅有关。中国的人居文化受中国自然观的影响,更看重环境而不是建筑物本身。同時,中国的人居文化不仅指住宅也包括造园,儒家美学思想的住宅觀與道家美学思想的园林觀構成二元互补關系,而文人士大夫是这种二元互补关系之关键。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协办单位:中山大学历史系团总支、学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