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屆歷史人類學研究生研討班議程
第三十一屆歷史人類學研究生研討班
日期:2016年3月19-20日
地點:廣州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永芳堂)
程序
2016年3月19日(星期六)
一、8:30-10:00
主持兼評論: 歐陽琳浩(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報告人: 李偉(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題目:從守土到守洋:清代浙江的海域管理與海域政區化研究
茶歇(10:00-10:30)
二、10:30-12:00
主持兼評論: 王蕾(華東師範大學)
報告人: 韓朝(福州大學社會學系)
題目:「水升」:一個閩東疍民村的生計變遷
午餐(12:00-13:00)
三、13:00-14:30
主持兼評論: 張楠林(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報告人: 王丹(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院)
題目:唐宋以降紅水河上游土著族群的「內地化」進程
四、14:30-16:00
主持兼評論:劉曉聰(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報告人: 黄瑜(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題目: 文化實踐與族群關係——明清以來西江上游的家族、婚姻與儀式傳統
茶歇(16:00-16:30)
五、16:30-18:00
主持兼評論:盧樹鑫(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報告人: 王健(中山大學人類學系)
題目:歷史與感覺:以清水江中游柳霽為中心
2016年3月20日(星期日)
六、8:30-10:00
主持兼評論: 周煦陽(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報告人: 張寧(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題目:清代以来國家對滇緬邊區的控制研究(1662-1949)
茶歇(10:00-10:30)
七、10:30-12:00
主持兼評論: 張葉(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報告人: 鄭瑛(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
題目:泰國華文教育研究——以乌汶華僑學校二為例
午餐(12:00-13:00)
八、13:00-14:30
主持兼評論: 曾旭(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報告人: 郭静伟(云南大学民族学與社會學系)
題目:多形式資本的交織與茶的跨國流動——老撾豐沙里的民族誌
茶歇(14:30-15:00)
九、15:00-16:00
圓桌討論
主持人: 黎俊忻(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引言人: 所有報告人
注:每場報告中,報告人報告時間為30分鐘,然後由評論人進行評論,時間为10分鐘,其餘為自由討論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