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口岸城市文化交融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07-12-22

  2007年12月20日,由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瑞典隆德大学东亚语言系合办的“清代口岸城市文化交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市举行。本次会议共收录论文20篇,国内、国外各有21、3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题是“在贸易的推动下,清代口岸城市出现的文化交融的历史内容及其特点”,清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贸易规模日益扩大,而且随着形势的变化,贸易的方式也有了不少创新。由于外贸的推动而产生的文化交融,尤其是在19世纪期间,清代的口岸城市里,有着显著的表现。对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也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研讨会上,瑞典隆德大学罗斯教授做了题为《瑞典牧师的报告和日记》的主题发言,详细介绍跟随瑞典东印度公司船只到达中国的随船牧师所留下的对广州贸易的记载和报告,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新的研究资料。与会代表围绕着清代发生在广州、上海、厦门、天津、宁波、澳门,乃至东南亚一些港口城市出现的文化交融的具体内容,深入探讨了在政治经济形势逐渐变迁的时代背景下,口岸如何体现出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文化形态。通过这次研讨会,与会者通过挖掘新的研究材料,提出了很多新的研究课题,极大地推进了以后口岸文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