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屆歷史人類學研究生研討班議程

发布日期:2014-10-28

第二十八屆歷史人類學研究生研討班
  日期:2014年11月1日—11月2日
地點:廣州南沙資訊科技園會議室
 
程序
2014年11月1日(星期六)
 
一、 9:00-10:45
主題演講:Reflections on Fieldwork and Risk in China
主講人:Prof. Nicholas Tapp(Director,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thropolog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ofessor Emeritus,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茶歇(10:45-11:00)
 
二、11:00-13:00
主持兼評論:韋丹輝(中山大學)
報告人: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題目:      南瓜在中國引種和本土化研究
 
主持兼評論:李婧怡(香港科技大學)
報告人:    鄧黎 (雲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
題目:      師宗壯族黑沙人婚姻儀禮中的禮物流動研究
 
午餐(13:00-14:15)
 
三、14:15-16:15
主持兼評論:林展(中山大學)
報告人:    李穩穩(蘭州大學)
題目:      清代甘肅循化廳鄉約研究
 
主持兼評論:周煦陽(中山大學)
報告人:    冉琰杰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題目:      家事亦國事:清末至民國中期的戀愛與婚姻
 
茶歇(16:15-16:30)
 
四、16:30-18:30
主持兼評論:牟旭平(西南大學)
報告人:    曾惠娟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題目:      宗族之後的華南地方社會——二十世纪珠江口沙田围口聚落的社会史研究
 
主持兼評論:黃文保(中山大學)
報告人:    王傳武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題目:      土地產權與鄉村現代性的形塑——明清以来珠江三角洲“沙田—民田”格局的演变
 
晚餐(18:30-20:00)
 
 
2014年11月2日(星期日)
 
五、8:30-10:30
主持兼評論:劉曉聰(中山大學)
報告人:    李軍 (南開大學)
題目:      宋代以降閩北邵武和平地區的信仰與生活
 
主持兼評論:陈旭(西南大学)
報告人:    梁宏章 (广西民族大学)
題目:      過山瑤仙師:立足於廣西恭城女巫生活史研究
 
茶歇(10:30-10:45)
 
六、10:45-12:45
主持兼評論:盧樹鑫(中山大學)、
報告人:    區錦聯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
題目:      祖師、神祇與地方社會:盧溪河畔的六祖慧能信仰研究
 
主持兼評論:楊文定(廣西民族大學)
報告人:    梁銳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
題目:      勐獵曼崗村排角人的族屬身份選擇與表達研究
 
午餐(12:45-14:00)
 
七、14:00-16:00
主持兼評論:邱月(香港科技大學)
報告人:    楊林 (华南师范大学)
题目:      時空與記憶:「革命策源地」在民國廣東的發明
 
主持兼評論:段平(香港科技大學)
報告人:    趙天辰 (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
題目:      「七宣村」彝族啞巴節的傳承與變遷:歷史記憶與村落傳說
 
茶歇(16:00-16:15)
 
八、16:15-17:15  圓桌討論  
主持人:  黄瑜(中山大學)
引言人:  所有報告人
 
 
 
注:每場報告中,報告人報告時間為25分鐘,然後由評論人進行評論,時間为5分鐘,其餘為自由討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