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历史学教学与实践基地和南岭(宜章)工作站揭牌
1月4日,我县与中山大学在宜章一中签订了共建历史学教学与实践基地和南岭(宜章)工作站协议书,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广东历史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陈春声教授与县委书记、县长欧阳锋共同为基地和工作站揭牌。




图为陈春声一行在栗源堡考察

历史学教学与实践基地和南岭(宜章)工作站不设专门的办公地点,不设常驻人员,由县史志办负责联络工作。基地和工作站设立后,中大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和历史系教师、学生将不定期到宜章进行本科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将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以研究和教学为目的的地方文献和历史资料收集工作。
陈春声回顾了20世纪40年代中大农学院在栗源的办学经历以及近年来在宜章进行的田野考察情况,代表中山大学向县委、县政府及宜章人民多年以来对中大的支持和厚爱表示感谢,希望中大与宜章的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他说,宜章人杰地灵,是革命老区,具有很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是岭南文化与湖湘文化一个重要的界点,是开展历史人类学田野工作的一个沃土,具有重大的研究开发价值。中大一定会尽力在宜章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对宜章的整个历史文化脉络进行深入挖掘,同时将尽自己所能帮助宜章科教事业发展。
欧阳锋代表县四大家及61万宜章人民,向中大领导、专家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欧阳锋在致辞中介绍了我县基本县情,他说,中大历史学教学与实践基地和南岭(宜章)工作站的建立是深入挖掘和丰富宜章历史文化资源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加快文化强县步伐的一次重要契机,是全县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立足县内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科研实践基地和工作站的作用,发挥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作用,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大繁荣,推进经济社会大发展。同时希望中山大学多发掘宜章学子,多培养宜章人才,共创美好的未来!
3日,陈春声率中大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大历史系领导和专家实地考察了黄沙堡、白沙圩乡腊元村古民居、中山大学农学院旧址、栗源堡、栗源镇复源村革命历史纪念室、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李平章家庙等地。
县领导伍志平、李黎明、丁邦柱、刘敏、黄志莲,县委办、县政府办、县教育局、县文化局、县史志办、县一中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相关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