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云 郭立新 | 两河流域崇拜安祖狮鹰的信仰意义

稿件来源:考古侦探公众号

 提要:鹰形安祖在苏美尔文明被视为授权王位的至高神、王室图腾神祖、天人联络者和助人灵魂通天之神兽,还化身为尼努尔塔天界雷神及农神。安祖发展出母狮头老鹰造型以强调其非一般老鹰,而是万物和禽兽中的大王。安祖的典型构图,一是母狮头鹰高立并以强大的鹰爪抓住双公狮或牛、羊、鹿等,其中抓公狮的造型是在表达其有能力克制奈尔伽尔的毁灭力量,管制狮子的凶猛性并转化为保护国家的吉祥力量;另一种是造型安祖噬咬其他兽,其中最常见的是牛或者人面牛,这是在表达人类灵魂经过被安祖咬噬而通达于天。

主题词:苏美尔 母狮头鹰 安祖 上古信仰 两河流域

一、前言

 

翼兽是原本没有翅膀的动物,在基本保留其主要特征的同时,另加上一双翅膀[i]。鉴于翼兽是探讨旧大陆上古时代东西交流的重要主题,厘清其源头形像来源及内涵的演化过程,无疑有助于了解翼兽主题的整体历史过程。

在苏美尔前国时代(约公元前4000╱3500–3000年),即国家起源的时代,即捷姆迭特·那色时期(Jemdet Nasr Period,约公元前3100–2800年),以及早期王朝时代(ED,约公元前2900–2334╱2311年)的苏美尔,都没见过羽人和翼兽。在伊朗西南的苏萨地区(Susa),在前埃兰(Proto-Elamite,约公元前4000╱3500–2700年)和古埃兰早段(公元前2700–前23世纪),也没有创造翼兽形象。

迄今所知西亚最早的带翼神兽,出现在大约公元前25–23世纪的苏美尔滚筒印章上。该印章上造型分两行,下行有羊、羚羊和带有鬣毛的公狮;上行有老鹰、翼牛和一种不明的翼兽,身体像狮子,但头部不像(图2:1)[ii]。

图2-1

该造型很特别,用翅膀指出这是上界神兽。这是一种纯朴幼稚的直接表达方法。在多元的两河流域历史地图上,这种印章目前只发现一件,具体来源和雕刻人的背景不可知。可是,该印章突出了三种高级神兽:鹰、牛以及像狮子的怪兽。其中老鹰本来就是飞天的鸷鸟,其余则是原本不会飞的动物。

羽化神的形象和艺术母题出现后,两河流域诸神的造型,无论是拟人化或拟神兽化,都经常造型有强壮的翅膀。如苏美尔伊南娜(Inanna,闪语称为伊丝塔Ishtar)母神,经常被造型为带翅膀的人形样貌;与此同时,也有几种翼兽造型,主要是翼狮和翼牛。这种构图,从阿卡德上古帝国时代(约公元前2334–2192年或公元前2316–2137年)以来,才固定下来,并传到苏美尔,亦传到埃兰,又见于两河流域上游和黎凡特等地。

整个西亚最主要的亲密神兽是牛,不过也有地方政权的其它崇拜对象。其中,在国家起源期,由于基什贵族把老鹰认同为自己的神秘源头,所以老鹰的形象在两河升起,成为代表政权的神禽。

其次,在早期王朝时期,还是存在一些用公狮子的形象来表达强大势力的城邦。因此,根据文物造型可知,当时逐渐发展出一种蕴含某些狮子特征的神鹰形像,此即狮头老鹰崇拜对象。

这种崇拜对象并非狮子这类四肢猛兽,而是神禽鸷鸟,用狮头旨在表达双重势力的超越性,强调这不是一般的老鹰,而是万物和禽兽中的大王。由于狮头鹰的主体仍然是鹰,而鹰本身就有翅膀,所以并不能将其视为翼兽(翼狮),但这种造型却是后期帝国时代翼狮的直接源头。所以,翼兽形像的溯源,需要从苏美尔文化崇拜老鹰的含义及形像演化历史说起。

 

二、作为军权神母崇拜对象的老鹰

 

虽然早王朝时期没有出现翼兽造型,但却有鹰或狮头鹰等神禽造型。在国家化社会中,神禽兽崇拜往往与社会权力有关系。苏美尔的双重统治制度包括神权和军权。

神权制度由每一个城邦的祭司(恩西)代表,共同认同牛为崇高神兽,并以尼普尔(Nibru)为崇高的崇拜中心,在乌鲁克(Unug、拉格什(Lagaš)和温马(Umma,)的传统中,恩西逐渐统一了神权与政权,神牛一直被认为是至上神兽。

军权原本与神权分开,这是在战争时期社会聘用的将军(卢伽尔),卢伽尔(将军)的军事势力用鸷鸟和猛兽来象征,主要是公狮和老鹰。虽然卢伽尔原本只是临时选定的将军,可是,公元前29世纪北苏美尔基什城邦的卢伽尔埃塔纳(Etana,约公元前2861—2831年),在历史上第一次统一并创造了联合城邦制的苏美尔。

从此以后,军权就与神权并存。甚至在部分城邦,如乌尔(Urim)、阿克沙科(Akšak,)、阿达卜(Adab)等城邦,军事首领卢伽尔获得最大的势力;并且诸城邦的统治者,若是获得了苏美尔统一的联合城邦的权力,就会在自己的荣誉称号中加上“基什之卢伽尔”(Lugal Kish-ki)的头衔。据此可知,在苏美尔传统中,基什卢伽尔埃塔纳是军权大传统的源头,是被神格化的大英雄。

源自阿卡德萨尔贡(Šarrugi,公元前2334–2279年或公元前2316–2261年)时代文献所记载的神话故事,表达埃塔纳无子女,可是因为他曾经援救过老鹰,老鹰帮助埃塔纳升到天上,获得了神药以使其能生子[iii]。此故事包含有两种意思:

第一,卢伽尔的地位原本是不能继承的,所以埃塔纳无子女。但是因他获得崇高神圣的保祐,所以卢伽尔“能生子”;即王位变得不但可以被后人继承且实际也是如此,埃塔纳因此建立了属于自己家族的王朝。

第二,神圣而崇高的保祐来自神禽老鹰,说明基什王室把老鹰视为自己的神秘源头,即作为图腾崇拜对象。阿卡德时代留下了很多滚筒印章,造型埃塔纳的故事,描绘人们放羊、烤面包、制陶等,而在这些日常生活之上,往往有埃塔纳骑鹰的造型(图1:1–5)[iv]。

 

 

老鹰形象被用作基什卢伽尔的图腾始祖信仰,同时也是基什城邦的保护神,名为札巴巴(Zababa)[v]。札巴巴同时也是象征战胜的天神,其配偶名为巴乌(Bau),或名为巴巴(Baba),此即基什神谱中的神母,相当于全苏美尔的伊南娜[vi]。也就是说,基什崇高的崇拜神、埃塔纳后代的神秘祖先、卢伽尔王权的保护神、战胜神,都是老鹰,这是成套的信仰。

基什末代国王,乌尔札巴巴(Ur-Zababa,公元前2340—2334年或公元前2322—2316年),其名号意为“崇拜札巴巴”。据传萨尔贡大帝原本担任他的膳夫。或许正因为如此,很多埃塔纳骑鹰的造型,就是在萨尔贡时代制造的。

不过,老鹰图腾形象应该不只是从苏美尔基什第一王朝(ED-Ⅰ,公元前29—27世纪)开始的,而有更古老的源头。

可惜的是,其它相关神话没有保留在出土文献上,文物资料也颇为零星,所以难以得知具体情况。如一件苏美尔早期的滚筒印章,上面雕刻一对蛇颈狮,双尾之间雕刻有飞鹰,老鹰的头是狮头,并且这是不带鬣毛的母狮头。

基什出土的大约公元前29–27世纪的小印章,造型母狮头鹰张开翅膀高坐,而在其左边(据印迹判断)有鸟头人向下倒掉(图2:2)[vii]。

这些文物显明,崇拜老鹰的信仰确实古老,并且很早就有鹰与母狮相结合的造型。母狮头的老鹰,乃是苏美尔文化在国家起源时形成的鸷禽猛兽合体形象。

 

三、苏美尔神谱中的安祖神:母狮头老鹰

 

如前所述,从苏美尔前国时代以来,两河流域明显存在神秘的母狮头老鹰形象,并且在文献中容易查到其神名为安祖(An-zûd),其名字的意思是“名为Zûd的老鹰”,或“天Zûd”,故可意译为“鹰祖”或“天鹰”。针对类似安祖这种形象,学界均有一种共同而合理的理解:即这是将猛禽鸷鸟与猫科猛兽合为一体。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文化中,虽然自上古以来,既有崇拜猫科猛兽老虎者,亦有崇拜鸷鸟者,这两种动物的造型会一起出现,甚至会交错,但从未见过将两者合为一个怪兽的造型。

同理,在古埃及文明中,既有白兀鹫神母,亦有母狮神母两种形象。虽然在古埃及的神秘认识中,这二者互补相成,也有交错的造型,但却没有合并为一体。

此举表现出不同文化发展内在逻辑的差异性。在苏美尔文化中,这不是两个神禽兽,而就是一个母狮头的鹰。安祖同时负责天地之间的关联,是苏美尔文化在国家起源时代就已经形成的鸷禽猛兽合体形象。

在古巴比伦时代(公元前1894–1595年),安祖的神名被读为“安伊木杜古德”(An-Im-Dugud),意为暴风雨。古巴比伦文献记载表达,安祖不仅是威猛的暴风雨神,还是根本不认同诸神的仇敌:安祖可以用爪撕破天空,引起灭世洪水;或者盗窃生命册等。

苏美尔阿卡德至上大神恩利尔(Enlil)或巴比伦至上大神马尔杜克(Marduk),都派遣战神去克服安祖,派日神沙玛什(Šamaš)来审判凶犯安祖[viii]。

这时的安祖何以被视为恶鬼?普罗普研究发现,后期神话中的恐怖怪兽,即是早期人们所崇拜的生命神[ix]。新建立的神权制度要求扫除对老神的崇拜,在克服原来信仰的过程中,将原来赐予生命的神兽变成为被英雄驱逐的怪物。

安祖天鹰在两河地区的命运便即如此:“安祖盗窃生命册”的故事,原本的意思正好相反,反映出母狮头鹰曾经是至上生命神的形象,生命册曾经由安祖管理。

古代安祖原本应是天与地、神与人之间的联络者,既能赐命,亦能灭世。在乌鲁克的记载中,安祖是伊南娜神母的使者。

在拉格什,是由安祖授权给军权统治者。拉格什和基什的神母都属于同一个巴乌母神,祂既是基什的保护神老鹰札巴巴的配偶,也是拉格什的保护神宁吉尔苏(Ningirsu)的配偶;所以,安祖母狮头鹰应该就是宁吉尔苏的拟神禽化身。因此,拉格什母狮头鹰安祖与基什第一王朝的始祖老鹰应该就是同一个崇拜对象[x]。

 

如同很多滚筒印章所表现的那样,老鹰抓双兽的构图,其实多见于苏美尔滚筒印章上,双兽以羊或羚羊最多,此外也有牛、狮、蛇等(图2:5–7)[xi]。

 

而著名的埃安纳图姆(Eannatum,公元前2500–2400年间)恩西–卢伽尔,统一神权与军权,曾开展庞大的战争,且在自己的石碑上(俗称为“老鹰碑”)(图3),造型鹰群猎获很多敌人,群鹰飞和咬敌人的脸部,并将他们送给战神尼努尔塔(Ninurta)战神。

 

 

在此碑上,尼努尔塔大神既同等于拉格什的保护神宁吉尔苏,亦同等于拉格什大王埃安纳图姆。

因此,这些老鹰无疑就是拉格什保护神宁吉尔苏的化身,同时也是尼努尔塔战神的众多分身。他们既是尼努尔塔军队的化身,同时也是拉格什军队的崇高表现和化身。

所以老鹰代表苏美尔军权神,是军事活动的崇高授权者、化身和图腾。并且在群鹰之中,母狮头鹰安祖又是一切神兽的主宰,是群体神禽之间的独一崇高神。

在老鹰碑上,除了老鹰猎敌人之外,也造型拉格什军队战事和战胜的场景;其中心构图,乃是造型埃安纳图姆代表尼努尔塔–宁吉尔苏大神,其右手持权杖头,左手握狮头鹰安祖,安祖立于大袋囊扎口上,囊橐中装满被打败的温马城邦军队的战俘。在尼努尔塔侧旁,还有他的配偶神母(或表现为祂妹妹伊南娜),也手持老鹰权杖[xii]。

老鹰碑的造型明显是在表达神秘的等级,至上者为尼努尔塔神,伊南娜为其配偶,老鹰是尼努尔塔神的群体神禽队,而安祖则代表尼努尔塔神的势力,是他的象征物,甚至应该可以将其理解为尼努尔塔神本身的神兽和兽形的表现。

尼努尔塔形象是苏美尔神谱中最高的老大神恩利尔的亲子,伊南娜的哥哥,同时也是伊南娜的男性别体。尼努尔塔作为雷神,一方面是创造养育神,同时也是保祐农耕年收的农神;另一方面却是毁灭一切的暴风雨神和武神。但是他被崇拜为绝对的吉祥善神,其所毁灭的对象是敌人,所以尼努尔塔也是战胜之神。他的神禽兽化身就是老鹰或母狮头鹰,在阿卡德时代以后,才逐渐发展为翼狮。

与此相对的是,尼努尔塔另有弟弟,名为奈尔伽尔(Nergal),也是雷神和战神,但他却代表毁灭一切的龙卷飓风和雷电暴雨,意味着屠杀、瘟疫、灾害等[xiii]。如果说尼努尔塔代表吉祥的一面,奈尔伽尔则代表着凶恶的另一面,是地下世界的主宰[xiv]。

奈尔伽尔的化身神兽就是狮子。在拉格什神庙的珍珠母饰中,有一件独特的构图:上一行是母狮头鹰,而下一行则造型带翼的母狮(图4:6)[xv]。

 

此图意为,上行造型既是安祖也是尼努尔塔的形象,而下层则是目前所知差不多最早的视奈尔伽尔为翼狮的造型。上下两个形象构成镜像关系,上位者安祖–尼努尔塔是带兽形的神秘鸷鸟,是飞翔于天空的天神;而下位者则是不可飞的猛兽,虽然借用鹰翼,但却是在地行走的动物。

不过,将奈尔伽尔造型为母狮的图案极少见,他一般以公狮的形像示人。在两河多见的英雄杀狮构图,其实可以象征克服奈尔伽尔,以及她所带来的灾祸。

乌尔王墓园PG743号墓主是乌尔国王麦斯·安涅帕达的妃子,她墓里出土了滚筒印章,其图案的上中部是安祖抓双牛,而在其下则是安祖咬牛,这两个构图是在表现灵魂升天、通天的吉事;而在左边造型戴牛角的神人和英雄一起,持匕首杀公狮(图8:1)[xvi]。

 

由此可见,狮头鹰安祖与公狮是相反的对象,前者是崇高天神,同时也是大势力尼努尔塔神的表现,而后者则是英雄们要克服的地下邪恶力量。

据上可知,在苏美尔的早期王朝时代,虽然公狮子总是象征着英雄们希望努力克服的势力和对象,但是母狮头鹰却是至上神的形象,也是天与人之间的至上联络者,是使人的灵魂通天的神兽。特别是在拉格什的神谱中,母狮头鹰还兼具大神和拉格什保护神的形象。

 

四、苏美尔早期王朝时代母狮头鹰造型分析

 

(一)母狮头鹰安祖造型的时空

虽然尼努尔塔及其化身为安祖的崇拜中心在拉格什,但这一套信仰体系其实涵盖了整个苏美尔。在出土文物上,安祖作为军权授权神的造型,在早期王朝的苏美尔普遍可见,出土苏美尔拉格什、西南边的乌尔和埃里都金城(Eridug)、西北马里(Mari)、北边的西帕尔(Zimbir,),中北部的基什,以及东南边的埃兰苏萨等等。

在苏美尔早期王朝时代,母狮头鹰安祖的形象确实为常见之造型。乌尔王墓园普阿比贵妃墓(Puabi,PG800号墓)出土的竖琴,以珍珠母镶嵌,最下一层造型公狮噬咬;往上第二层是人牛合体的神人在克服一对狮豹,第三层则是双牛站立,最上一层造型安祖抓握双羊(图4:2)[xvii]。

 

 

由此可见,象征地下的公狮奈尔伽尔被安排在最下面,经过重重克服,而象征安祖–尼努尔塔的母狮头鹰在最上面,表达至上之意。

普阿比是乌尔王麦斯·卡拉姆杜格(Mes-kalam-dug,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第二个配偶,也是女祭司,是来自马里的东闪族女人。或许因为这些关系,麦斯卡拉姆杜格的儿子乌尔国王麦斯·安涅帕达的珍宝出土在北方的马里。在这些珍宝中,有一件用黄金和青金石造型的精致安祖神像(图7:1)[xviii]。

 

马里伊丝塔庙出土的大型石罐片上,雕刻有安祖张开翅膀,其应该是站立在某一对神兽背上(图4:8)[xix]。

 

 

从马里向西北传,造型安祖的文物出现在艾布拉(Ebla)古王国(约公元前3000–2200年),在其神庙(公元前2350–2250年)出土的石灰板上,雕刻有安祖抓双天牛的图案(图7:3-4)[xx]。

 

安祖造型亦有传到幼发拉底河上游的纳加尔(特尔·布拉克遗址,在其阿卡德时代的珍宝里,保存了一件很精致的青金石安祖,其头部是白银狮头包黄金(图7:2)[xxi]。

当然,由于安祖是人与拉格什保护神宁吉尔苏–尼努尔塔大神之间的联络者,所以最多的安祖造型出土在拉格什。如拉格什神庙出土的家具和用具上的珍珠母嵌镶装饰片上,普遍雕刻有安祖咬天牛或抓双兽的构图,包括安祖咬天牛(图4:1、7);

其中有的图案,安祖形象被简化为老鹰(图4:4)。

 

另有同样的构图造型安祖的羽毛变成了公狮鬣毛,这就是象征负面形象的公狮奈尔伽尔咬母牛的构图(图4:3)。

 

 

狮子抓住并噬咬牛,这是两河流域非常重要的构图。在安祖抓双兽的构图中,也有一些独特的造型,如有上层表现为母狮头鹰的尼努尔塔–安祖,而下层则将奈尔伽尔变形为翼狮者(图4:6)。

 

另有非常特别的图案;造型安祖抓双蛇,而这两条蛇是太阳光芒之变形,这样安祖就变成为日鸟,这一构图或隐现了古埃及文化对两河流域的间接影响(图4:5)[xxii]。

(二)典型构图

上述资料表明,造型安祖者,最常见的典型构图有二:

其一,是老鹰张开翅膀高立,狮头正面,强大的鹰爪抓住双兽,最常见者为抓住一对公狮,其次是抓住公牛母牛、羱羊或山羊,再次是抓住鹿等,偶尔也见抓住双蛇或双鸟。如口沿刻文带拉格什王恩铁美那(Entemena,公元前2420–2400年或公元前2360–2340年)名字的白银壶,属于是恩铁美那恭赠给神庙的宝贵文物,上面造型安祖抓双公狮和双羊、双鹿,而公狮与羊及鹿头部相触碰(图5:1)[xxiii]。

 

古埃里都金城出土了一件约公元前26–25世纪的很大的铜牌,造型安祖抓一对公鹿,该物原本应该是神庙设施(图5:2)[xxiv]。

 

狮头鹰抓住双鹿的构图也见于埃兰的文物上,如苏萨出土的同时代的滚筒印章上,就有这种造型,双鹿之下还有两只鸟,而旁边造型鸟头人(图2:4)[xxv]。

 

另一种构图是造型安祖用嘴咬兽,其中最常见的兽是牛,或者人面牛。如出土于埃里都,在水神及埃里都保护神恩基(Enki)配偶宁胡尔萨格(Ninḫursaĝa)神母之神庙的石灰石板上,雕刻有安祖噬咬人面天牛的构图(图4:9)[xxvi]。

 

这种天牛造型,其实应该就是“拉玛尔”(lammař,或用阿卡德语称为拉玛苏lamassu),是被用来象征人的灵魂的神秘形象。天与人之间的联络者安祖抓住或咬住拉玛尔灵魂,所表达的应该就是灵魂神秘通天的意思。前文已提及乌尔PG743号妃子墓出土的滚筒印章,上有安祖抓双牛,下有安祖咬牛,这两个互补的构图都象征灵魂升天(图8:1)。

 

出现在艾布拉神庙的石灰石版,雕刻图案既有安祖抓母天牛拉玛尔者(图6:4),

 

亦有抓公天牛阿拉德者(alad,或用阿卡德语称为社都šēdu,图6:3)。

 

在拉格什制造的珍珠母片上,也明确造型有安祖抓公天牛阿拉德的图案(图4:1)。

 

公或母神天牛,是分别代表两种人类灵魂的形象,通过被狮头鹰咬住而通天。神兽通过咬噬使人的灵魂通天,乃是各地上古文明共有的观念[xxvii]。

此外,在埃兰还有一种独特的造型,即在人形、牛头人形、鹰头人形的神之间,一个人象神鹰一般张开双翅而站立,很像人格化的安祖(图2:4)[xxviii]。

 

在其后的公元前第二千纪,可以看到安祖人格化的趋势,其源头或许就在于此。

就文物的种类而言,有神庙设施和用具的装饰、随葬珍宝、滚筒印章等。此外,在拉格什和其它城邦,还常见在权杖头上或在军权及神权统治者、高级祭司的奉献石版上,造型安祖抓双狮的造型。

 

(三)安祖授权保祐政权:统治者权杖头、印章及奉献石版的构图

阿万王朝建国王名为麦西里姆(公元前2600年左右),根据其名字应是东闪族人。他在埃兰建国,并联盟拉格什和其它幼发拉底河下游的城邦,且把自己称为“基什卢伽尔”。麦西里姆权杖头呈圆锤形,其边上雕刻六只公狮,而在她们之上的顶部,安祖张开翅膀;上面刻写献给拉格什宁吉尔苏神庙的铭文(图7:1)[xxix]。

 

顶部造型母狮头的安祖,这是在表达安祖至上的地位。在她之下的雄狮群,或象征克服的意思,或象征其管理的是卫军,这是卢伽尔军权的神圣源头和超越性力量的象征。

麦西里姆权杖头的构图,与常见的安祖抓住双狮的构图一致。后者普遍见于拉格什统治者的权杖上。如前述老鹰碑的权主­——埃安纳图姆的继承者,即他的弟弟恩·安那图姆一世(En-Anna-tum I,约公元前2450年前后),他的权杖头亦为圆锤形,上面的图案也是安祖抓双狮(图7:2)[xxx];

 

另一件较小,名字被删除,不过构图相同(图7:3)[xxxi]。

 

当时这种构图的权杖头,应该是普遍被拉格什王所采用。

除了权杖头之外,拉格什统治者的印章也雕刻安祖。如拉格尔国王卢伽尔·兰达(Lugal-anda,公元前2400–2380年间或公元前2328–2319年)的数个印章,其构图都是安祖张开翅膀,抓住双羱羊、双狮,或甚至是抓住双鸟等(图8:2、3)[xxxii]。

 


安祖构图不仅仅只是见于拉格什的印章上(图8:1、4)[xxxiii],说明这种构图对全苏美尔都有意义。

 

苏美尔另外很流行统治者奉献石板,如前文所叙述的埃安纳图姆王的老鹰碑。埃安纳图姆的祖父,即建立拉格什第一王朝的军权统治者(卢伽尔)乌尔南塞(Ur-nanshe,公元前2550–2500年或公元前2495–2465年)奉献的石雕造型安祖抓一对公狮子而立(图7:4)[xxxiv]。

 

拉格什末代王乌鲁卡基那(Uru-ka-gina,公元前2380–2371年或公元前2319–2311年)也制造完全相同的石板,这是典型的拉格什国王朝的象征(图7:6)[xxxv]。

 

恩·安那图姆一世的儿子恩铁美那时代的祭司杜都(Dudu)的奉献石雕上也雕刻有同样的构图(图7:5)。

 

五、结语

 

在苏美尔早期王朝时期的双重统治制度下,出现了两种神兽代表:

一种以神天牛为代表,总是象征恩西祭司的神权制度;

另一种则以老鹰为代表,象征掌握军权的卢伽尔的势力,并将老鹰认同为自己的神秘源头以及象征王权的神禽。

在神话层面,在传说中,第一个卢伽尔是从神鹰获得可继承的王位的。

老鹰是苏美尔卢加尔的图腾对象,且由于这种军权首先是从基什卢加尔开始的;所以,其后苏美尔各邦国若能统一联盟内诸城邦,这种政体的军事首领都被称为“基什之卢伽尔”。

相应地,老鹰就变成为整个苏美尔的神禽,被崇拜为授权王位的至高神。在苏美尔三个大王朝势力的发祥地中北部的基什、西南部的乌尔、东南部的拉格什,都有将老鹰视为王室图腾神祖的信仰。苏美尔的领土大体就在位于这三者之间。

在基什城邦,至高神老鹰被称为札巴巴,其配偶被称为巴乌(或谓巴巴)。后者既是基什神谱中的神母,亦是拉格什神谱中的神母,也被视为是拉格什保护神宁吉尔苏的配偶,还相当于起源自乌鲁克的全苏美尔的神母伊南娜。至高神老鹰在乌尔和拉格什被称为安祖,其名字的意思即“名为‘祖’的老鹰”,故可称为“鹰祖”。

神话有表达,生命册在安祖手里,天人之合是经过安祖才接通;安祖能管制一切混乱,是管理气流的雷神,风雨也是其表现,同时,她还是神武和远程贸易的保护神。

在乌鲁克的地方信仰中,安祖是伊南娜神母的使者,也是传说中第一将军的助手。在乌尔的信仰中,安祖是人之灵魂与天界的联络者。在基什,安祖等同于札巴巴;而在拉格什,安祖是宁吉尔苏的代表和分身。宁吉尔苏是拉格什的保护神,也同等于全苏美尔的尼努尔塔雷神。换言之,鹰祖就是尼努尔塔作为神禽兽时的表现或化身。

在作尼努尔塔神的表现时,鹰祖形象蕴含了最强势的鸷鸟和猛兽的特征。安祖一定是鸷鸟老鹰,不过其头部造型为母狮头,并且经常造型她张开翅膀高立,以双爪抓住一对雄狮的形像。

也就是说,安祖能克服和管理猛兽,狮子都服从祂。著名的拉格什第一王朝的“老鹰碑”,就明显表达了这种神秘的等级关系,老鹰是尼努尔塔神的群体性神禽化身;而安祖则代表尼努尔塔神的大势力,是他的象征物,也是群体性老鹰天兵的将军或领头者。

在苏美尔的信仰中,尼努尔塔是天界雷神,一方面管理养育万物的雨水,是农神;另一方面给仇敌带来天谴,是战胜之神。此外,还有地下界与其对立的神奈尔伽尔,这是屠杀神、灾害神、瘟疫神、灭亡神。

在古苏美尔信仰中,雄狮就是奈尔伽尔化身的神兽。因此,安祖抓住一对雄狮的构图,既表达克制一切混乱和灾祸,使奈尔伽尔的凶猛力量服从尼努尔塔大神,使其为天神和国家服务。

也就是说,公狮子象征英雄们需要克服的敌对势力,是灭亡神奈尔伽尔的象征。而母狮头鹰却是至上神的形象,是天与人之间的联络者,是帮助人的灵魂通天的神兽,并且有能力克制奈尔伽尔的毁灭力量,将狮子的凶猛性进行管制,将其转化为保护国家的吉祥力量。

苏美尔早王国时期,各地都出土了安祖至上神兽造型。相关文物包括青铜器、石雕、金银宝石器、珍珠母器、陶器等等,这些器物用作神庙设施和用具装饰、国王权杖、赠送给神庙的石板和宝物、墓葬随葬宝物、滚筒印章等。其中,由于滚筒印章被用于戳印陶质用具,建筑泥墙和砖,制作泥板书籍以及其它泥质陶物件,所以滚筒印章所雕刻的图案,构成为两河流域人的生活环境。这说明苏美尔人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常可见到安祖形象。

造型安祖最常见的典型构图有二:

一种构图一是老鹰张开翅膀高立,狮头正面,强大的鹰爪抓住双兽,包括最常见的双兽是双公狮,其次公牛母牛、羱羊或山羊,其次是鹿等,偶尔也罕见有双蛇或双鸟。这种构图也会造型非狮头的老鹰抓住羊、牛、狮、蛇等。

另一种构图是造型安祖噬咬其他兽,其中最常见的是牛,或者人面牛。应该将这种天牛形象理解为拉玛尔(或公的阿拉德),这是人类灵魂的形象,其经过被狮头鹰咬住,而通达于天。神兽通过咬噬而使人的灵魂通天,此乃各地上古文明共有的观念。

据上可知,在苏美尔文明的精神文化中,老鹰是重要的神禽,是统治权的神秘来源,也是国王的图腾,是吉神的表现。而母狮头鹰,则又在老鹰群神之上,是表现至高神的存在,拥有授权保祐国家的实力,并克制混乱,克服仇敌。母狮头鹰及其象征的尼努尔塔神的崇拜中心,就位于拉格什邦国。

总之,根据文物造型可知,当时逐渐发展出一种蕴含某些狮子特征的神鹰形像,此即母狮头老鹰崇拜对象。但是这种崇拜对象并非狮子这类四肢猛兽,而是神禽鸷鸟,用狮头旨在表达双重势力的超越性,强调这不是一般的老鹰,而是万物和禽兽中的大王。

可是,在拉格什乌鲁卡基那时代,温马王卢加尔扎克西(Lugal-Zage-Si,公元前2359–2335年或公元前2336–2311年)为统一苏美尔而毁灭了拉格什,接着,温马立刻又被萨尔贡大帝毁灭,后者建立了新都和阿卡德上古帝国。

因此苏美尔的信仰由阿卡德人吸收和部分改造。其中安祖信仰的本义发生很大的改变,而逐渐产生了新的艺术形象—鹰狮。因篇幅有限,安祖形象的演变及鹰狮形象的形成,笔者将另文探讨。

【说明】本文出处:郭静云、郭立新:《两河流域崇拜安祖狮座的信仰意义》,《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3期。
【作者】郭静云,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长聘教授;郭立新,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及人类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