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与樟林古港“结缘”已逾80年
发布日期:2017-10-19
近日,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樟林古港田野工作室在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樟林古港揭牌。这是继广州市应元路南粤古驿道展览馆之后第二个开放式的南粤古驿道主题博物馆,将展示更多的古驿道相关展品。工作室将设置在新兴街林园,成为研究樟林古港历史文化的基地。
细说起来,中山大学与樟林古港颇有渊源。1934年,国立中山大学社会研究所的陈国梁、卢明便已开始对樟林这个地区进行社会调研,并于1936年发表《樟林社会概况调查》。虽然彼时的樟林早已不复当年港口的繁盛,但作为一个南中国典型的乡村聚落,又有曾经作为“通洋总汇”的港口历史,樟林仍有其独到的魅力。
此后的八十余年,中山大学凭借位于广东的地缘优势,一直以来对樟林这块颇具研究价值的地区开展多角度研究,其中尤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等人为首的一批专家学者成果最为显著。
樟林古港是八大南粤古驿道之一,同时也是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坐标所在地之一,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与魅力,近百年来一直吸引着海内外学者及华侨的目光?或许通过中山大学对樟林的研究史可窥得一二。
